Skip to content

mulab/web-intro

Folders and files

NameName
Last commit message
Last commit date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5 Commits
 
 

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

Web 开发学习路线与资料

基础

HTML 、CSS 与 JavaScript

一开始,世界上只有纯文本,后来人们想要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文本系统,于是便有了 HTTP 、HTML 和浏览器。

后来,人们想要由页面本身决定其样式,于是便有了 CSS 。

再后来,人们想让页面中有可交互的内容,于是便有了 JavaScript 。

入门资料:

HTML5 、 CSS3 与 ECMAScript

为了让页面能够拥有更多的功能,也为了让大家能够能轻松地开发,一些新特性被加入了 HTML 、CSS 与 JavaScript 。有些特性还会在将来被添加到标准当中。

一些资料:

兼容性

有些旧浏览器不支持很新的特性。但是我们可以查到有什么特性不被什么浏览器支持。

给新手的脚本与样式库: JQuery 与 Bootstrap

这两个库可以大幅度缩短开发时间

然而也许你并不需要JQuery

Node.js :离开浏览器的 JavaScript

为什么 JavaScript 一定要在浏览器里跑呢?

一些资料:

杂项

包管理器

包管理器能够让你在一个地方下到所有的库与工具,并保存你的配置,让你不用把别人的库拷来拷去。

  • npm :JavaScript 的包管理器

代码检查

让你能够统一代码风格,并减少出错的可能性。

  • eslint :JavaScript 的代码检查器

前端

前端的技术与框架太多了,标有⭐的是我们所使用的技术。

编译到 HTML 、CSS 与 JavaScript

从模版语言编译到 HTML

这样就不用复制粘贴好多遍 HTML 代码了。

用 CSS 预处理器编译到 CSS

这样就可以在 CSS 里使用变量、函数之类的东西了,这样更好维护。

从更新的 JavaScript 编译到旧的 JavaScript

谁叫你们还用旧浏览器呢。

从类似 JavaScript 的语言编译到 JavaScript

总是有人觉得 JavaScript 不好,于是他们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拯救心爱的语言。

(当然也可以从不类似 JavaScript 的语言编译到 JavaScript )

前端框架

使用组件化与数据绑定,让你像写 GUI 一样写前端。

自动构建

我总不能用三个命令分别编译出 HTML 、CSS 与 JavaScript 吧。

  • grunt(已过气)

  • gulp

  • webpack(和前两个的区别就跟 cmake 和 make 的区别一样)

用前端的方式开发桌面/移动端程序

桌面端

把浏览器和 node.js 结合在一起,就有了桌面客户端。

移动端

给那些既不想学 Java 也不想学 Swift 的人一个选择。

后端

待补充

Releases

No releases published

Packages

No packages publish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