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joincloud/About

Folders and files

NameName
Last commit message
Last commit date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12 Commits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

Join-Cloud【更新中】

biz_arch

JoinCloud专注家庭级私有网络的应用平台。它设想去中心,可以构建在手机、树莓派、任何Iot设备,它是构建在广域网中的逻辑私有网络应用群。它加密、不可篡改、不上报任何个人数据。

JoinCloud 现有体系

为什么我们需要JoinCloud

在回答这个问题前,我想给大家几个问题,我们边问边设想可能的回答

  1. 我们用得最多的APP是什么?

微信?淘宝?京东?支付宝?微博?腾讯新闻?UC浏览器?知乎?....

  1. 我们每天用它们多久?

也许大于5个小时

  1. 它们每天统计多少我们的东西?

微信收集我们的聊天信息,淘宝出卖我们的购买记录,京东搜的东西将会出现在UC浏览器的启动广告里...

  1. 等等等

我不知道大家担忧上面的问题,我们的吃穿、住行、工作,甚至睡眠,都牢牢被大公司盯着,盯得紧紧的,让人感觉总有双眼睛盯着你。我不怀疑移动支付等新兴科技带来的便利,可是我怀疑的是我们是否需要把我们的数据交给他们?有没有一种可能,数据在我们自己的家庭服务器上,而服务器可以是任何一种设备,它以加密方式存储数据。

网络到底是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还是捅破了我们的窗户纸?没有一个大厂没有上报我们的行为数据,我们都是在大街上裸奔的巨婴,每个巨头呵护着我们的生活

所以,我就在想,能不能构建一个网络,它没有中心,只有P2P,聊天、家庭的生活数据都维护在自己的树莓派或其它私有设备上。

也可以说,JoinCloud将可能会是一个区块链应用,我不否定这一点。

为什么我们不能光依靠法律

法律可以约束企业台面上的行为,可是台面下的动作我们永远无法知晓,一条法律的存在说明它所禁止的违法行为会一直存在。我们不能只依靠法律,我们需要科技的力量,让这些行为不可能发生,而不是禁止它们发生。

JoinCloud云

理应存在多种Join云,可能是私有云、公有云、局域云,同时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。私有云面向有能力,期望独立部署的用户;公有云则由平台组建,提供给选择相信平台、选择便利的用户;局域云面向小区用户群体。

私有云

不同于云部署,我这里指的家庭私有云是自行部署在家里,通过我们的光纤宽带注册到Network上,可能是Go-micro的Network,也可能是其它的注册中心。但是只是注册一些服务的接口,服务逻辑仍然在我们本地,数据本身自然也是在本地。家庭自身的数据是保密的,其它平台是无法获取的,或者我们也可以辅助备份,加密备份,加密的密钥由主人持有,服务端不做任何存储,加密存储也不会做,目的只是保证数据在平台这一侧是无法解密的,自然也就不存在暴露的风险,暴露了也是乱码。(暴力破解可能性存在,但是这是安全方面的事,不是服务本身的事,暴力破解到的只是一个人的,而平台泄漏,则是全部的)。

试想,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服务器,它可能是一台电脑,可能是一台单片机,甚至是我们淘汰下来的手机,这些都可能是我们的私有人中心。它们保护着我们的隐私,我们的自由。

我个人非常反感用户大数据,当我们把数据暴露给大厂平台时,我们的隐私真的能被保证吗?国家法律无法禁止的东西,企业的安全合规真的能行?

公有云

公有云除了承担节点的注册发现、类DNS的服务外,还会承担部署JoinCloud应用的职责,为所有节点提供应用服务。

局域云

面向小区、公司、家族等聚焦群体的快速响应局域网节点互联云,这些节点不必须注册到中央平台,它们通过GOSSIP或MDNS等广/组播协议通信互传信息。

如何对在公网的设备通信

  1. P2P包通信,设备与盒子直接对接通信。
  2. 盒子分发域名,解析到盒子分到的公网IP,现在IPv6已经开始流行,广域设备都有一个IP成为趋势。

待述...

About

No description, website, or topics provided.

Resources

Stars

Watchers

Forks

Releases

No releases published

Packages

No packages published